《東南文化》2008年第6期收錄魏晉南北朝考古相關文章: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重慶豐都縣燕子村東漢、西晉墓發掘簡報〉,頁30-36。
簡介:
重慶豐都縣湛普鎮燕子村天平丘墓群11號、5號墓葬出土陶器、青瓷器、鐵器及銅錢50餘件。其中,各類人物、動物俑及早期青瓷器,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時代特徵。有助於我們瞭解東漢到蜀漢、西晉過渡時期的藝術風格發展;也有助於我們瞭解早期青瓷器的生產、工藝特徵。
‧馬鞍山市文物管理所,〈安徽省馬鞍山市獨家墩三國早期墓發掘簡報〉,頁37-40。
簡介:
獨家墩墓是馬鞍山市地區發現的一座三國早期重要墓葬,雖被盜嚴重,出土器物極少,但其獨特的墓葬形制為該地區迄今僅見。此墓也是馬鞍山地區已發掘近200座六朝墓葬中時代最早、結構較複雜的一座磚室墓葬。磚鋪墓道是目前全國已發表六朝墓葬資料中罕見的實例。它的發掘對研究馬鞍山地區乃至長江中下游地區三國時期墓葬形制的演變、喪葬習俗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事物資料。
‧南京師範大學文博系、安徽省巢湖市文管所,〈安徽巢湖市王喬洞佛教摩崖的調查與研究〉,頁41-45。
簡介:
本文詳細介紹了安徽巢湖王喬山佛教造像、王喬洞歷代題刻,並分析了其時代和部分被毀的原因,為研究南朝至宋代南方石窟造像提供了補充資料。
朱曉麗,〈兩晉的金勝和祥符題材〉,頁71-74。
簡介:
漢代盛行的個人裝飾品題材是翁仲、司南和岡卯三大厭勝佩,具有辟邪的意義。它們一般是由玉、犀牛角和象牙作為材質,這些材質對應不同的社會等級,其中以玉為最貴。至兩晉,三大辟邪佩不再盛行,而具有祥符意義的裝飾品題材在當朝和民間都流行起來,「勝」是這類題材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