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2008年第8期收錄魏晉南北朝考古相關文章: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南越王宮博物館籌建處,〈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東晉南朝的鐵甲和皮甲〉,頁41-48。
《考古》2008年第8期收錄魏晉南北朝考古相關文章: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南越王宮博物館籌建處,〈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東晉南朝的鐵甲和皮甲〉,頁41-48。
《南方文物》2008年第1期收錄魏晉南北朝考古相關文章:
‧李榮華,〈江西地區的六朝瓷器--以洪州窯為中心〉,頁68-73、39。
《考古》2008年第9期收錄魏晉南北朝考古相關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西安市十六國至北朝时期長安城宮城遺址的鑽探與試掘〉,頁25-35。
《四川文物》2008年第1-4期收錄魏晉南北朝考古相關文章:
2008年第2期
‧楊瑾,〈南朝墓壁畫上的羽人和神仙形象〉,頁73-77。
2008年第3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旌陽區文物保護管理所,〈2004年四川德陽「綿竹城」遺址調查與試掘〉,頁21-39。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肇慶市康樂中路M8發掘報告〉,頁40-43。
‧陳杰、石傳榮,〈兩晉帶背筒獅形器的用途及定名問題〉,頁74-78。
《中原文物》2008年第1期收錄魏晉南北朝考古相關文章:
‧易立,〈魏晉十六國墓葬中「絳釉小罐」初探〉,頁63-67。
《東南文化》2008年第1-4期收錄魏晉南北朝考古相關文章:
2008年第1期
‧安徽省當塗縣文物事業管理所、安徽省馬鞍山市李白研究所,〈安徽當塗新市來隴村南朝墓葬群發掘簡報〉,頁37-41。
2008年第3期
‧劉逸歆,〈福建六朝墓葬出土青瓷研究〉,頁77-85。
《考古》2008年第6期載〈南京市郭家山東晉溫氏家族墓〉,在當中編號M12號墓有一方墓誌,記載內容包含墓主溫式之,以及溫式之祖、父、兄、子等四代的姓名、仕宦與婚姻關係,是相當具有史料價值的墓誌。以下根據墓誌內容進行簡單討論。
首先,墓誌記載溫式之為「新建開國侯」,然而東晉時期的爵位一般稱「某某縣開國侯」之類,又根據本發掘報告所附的圖版,此處並無缺字。對照《晉書‧溫嶠傳》記溫式之為「新建縣侯」,應該是刊刻時漏記「縣」字。也就是說,新建縣侯等於新建縣開國侯,新建縣開國侯亦可簡稱為新建縣侯。
其次,墓誌當中記載溫嶠封始安郡公,子溫放之襲封,後溫放之子溫嵩之襲封。整理小組據此認為,溫嵩之「經歷了東晉晚期的政治變化」,先後碰到桓玄與劉裕代晉,因而降其爵位。不過個人對此有不同想法:
1. 溫嶠卒於咸和四年(西元329年),年42歲,對照《晉書》記載,溫嶠是建武元年(西元320年)奉劉琨之命勸進晉元帝而至建康,其在南方娶妻生子亦應晚於此年,因此溫放之的出生年應介於建武二年(西元321年)至咸和四年之間。
《文物》2008年第1-6期收錄魏晉南北朝考古相關文章:
2008年第3期
‧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大光路孫吳薛秋墓發掘簡報〉,頁4-15。
‧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南京將軍山西晉墓發掘簡報〉,頁16-23。
‧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南京市江陵谷里晉墓發掘簡報〉,頁24-31。
2008年第6期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西安北周康業墓發掘簡報〉,頁14-35。
‧程林泉、張翔宇、山下將司,〈北周康業墓誌考略〉,頁82-84。
本紀要由於作者個人學力有限,若有疏漏或誤解之處,盼請諸位前輩學友指正。
第二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於2008年8月30、31日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召開。本次會議一共發表了19篇論文與1篇研究回顧。
會議開始前一晚(8月29日),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於北大勺園一樓餐廳舉辦歡迎宴。
會議分兩日進行。8月30日上午8點30分,首先進行開幕式,由田餘慶先生致詞。田先生期許年輕學者能更精益求精,也預祝本次會議成功。之後羅新先生代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表達歡迎之意。
日 時:2008年9月13日(土),午後1時~
会 場:駒澤大学深沢校舎,1-2講義室(1号館第2講義室?)
テーマ:「魏晋南北朝史の再構成と史料批判の可能性を探る」
プログラム:
報告1―栗原直文氏「山越の再検討」
魏晋南北朝史と石刻史料研究の新展開―魏晋南北朝史像の再構築に向けて―
日 時:2008年9月14日(日),午前10時~午後5時30分
会 場:立正大学大崎キャンパス,11号館5階1151番教室
主 催:科学研究費補助金(基盤研究(B))「出土史料による魏晋南北朝史像の再構築」
(代表:伊藤敏雄大阪教育大学教授)
日時:2008年9月14日(日)10時-17時20分
会場:大東文化大学
訊息參考:http://www.daito.ac.jp/sangoku/taikai.html
【議程】
2008年第1-3期所收錄魏晉南北朝考古相關文章:
2008年第1期
‧趙雪野、趙萬鈞,〈甘肅高突魏晉墓墓券及所涉及的神祇和卜宅圖〉,頁87-92。
‧李森,〈新見北齊張潔墓志考鑒〉,頁102-103。
2008年第2期
‧殷光明,〈敦煌西晉墨書題記畫像磚墓及相關内容考論〉,頁96-106
2008年第3期
‧郭永利,〈河西魏晉十六國壁畫墓宴飲、出行圖的類型及其演變〉,頁81-86。